为保障夏粮收购,新疆准备夏粮收购仓容456万吨,预计收购小麦330万吨。同时提前备足粮食收购资金,做到“仓等粮”“钱等粮”。截至目前,全疆收获小麦超1000万亩,收获进度过半,已收获小麦单产和品质好于上年。图为近日,农机手驾驶联合收割机在新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宁州户村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五家联合国机构日前共同发布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称,新冠疫情延宕反复,气候变化以及冲突频发,使得2022年全球饥饿人口达7.83亿人,比2019年新增1.22多亿人。如果放任事态发展,世界各国将无法实现2030年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饥饿问题为何加剧?全球粮食危机带给我国怎样的影响?如何认识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司伟,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
世界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加剧,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
记者:此次全球粮食危机状况如何,对哪些国家和地区影响最大?
司伟:当前,世界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不断加剧,形成继2007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1年之后的第三次全球粮食危机。
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发布的《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2022年,面临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且亟需粮食、营养和生计援助的人口连续第四年增加,达到该年度报告发布七年来的最高水平。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约2.58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远高于2021年53个国家和地区的1.93亿人。其中,处于严重饥饿阶段的人群中有40%以上集中在五个国家,即阿富汗、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部分地区和也门;陷入重度饥饿状况的人群中,超过半数位于索马里。
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指出,2022年粮食安全形势和营养状况依然严峻。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约占全球人口29.6%,其中约有9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西亚、加勒比和非洲各次区域的饥饿水平仍在攀升。尤其非洲大陆,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食不果腹,饥饿人口比例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多。
樊胜根:全球粮食安全长期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在非洲等地区。非洲粮食安全的挑战不仅来自与粮食相关的市场、自然灾害、疫情,也来自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非洲国家忽视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一些非洲国家基本农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当地农作物品种大多是传统的老品种,产量潜力不够,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慢,农民购买力低,农业用肥量不足,影响谷物产量。气候危机造成的影响也很大。非洲每年从世界市场进口大量食物,包括大量小麦和玉米,主要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乌克兰危机令许多非洲国家粮食供应受到冲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非洲国家加大减贫和粮食安全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国际社会提供支持、加强合作。
记者:造成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司伟:全球粮食危机是自然和社会多种因素引发的综合性结果。多种因素叠加扰乱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及保障供应链畅通的国际合作机制。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冠疫情的影响。疫情导致全球失业人数增加,因失业率升高带来的收入减少致使部分人口无法获取食物,这种情形在不发达国家尤为严重。二是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小麦、玉米等重要谷物生产国和贸易国,俄罗斯还是全球重要的化肥生产国和出口国。两国间的冲突扰乱了农产品的生产、收获、贸易及运输的整个供应链,其导致的出口中断使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和叙利亚等高度依赖小麦进口的国家饥饿状况进一步恶化。三是极端气候事件。降雨、飓风、洪水和干旱等事件都会对农作物和畜产品生产造成严重影响。2022年,全球主要粮食主产区几乎同时遭遇极端天气影响。
实现2030年全球零饥饿目标,最主要的挑战是一些政府在减贫和减少饥饿、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方面缺乏意愿和行动
记者:实现2030年全球零饥饿目标,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樊胜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二项是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农业。当前实现目标最主要的挑战是一些政府在减贫和减少饥饿、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方面缺乏意愿和行动。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官员出于短期的政治利益考量,常常缺乏完成长期目标的动力。这导致政策执行存在困难,难以应对复杂挑战。
实现粮食安全,首先必须解决贫困问题。减少贫困能够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和经济能力,帮助人们购买足够的食物,改善饮食质量,还可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增长,从而增加粮食供应和农民收入。实现粮食安全也可以促进减贫。由于粮食安全和减贫相互依存,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如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以实现粮食安全和减贫的双重目标。
除了一些政府缺乏意愿和行动,全球粮食安全还面临农业投资不足、创新能力缺乏、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低下等方面挑战。这些挑战在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尤为突出。实现消除饥饿目标,既需要各国政府的意愿和行动,也需要各国通过知识分享、技术转让、资金援助和政策支持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和减贫面临的挑战。
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相比,近年来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粮食连年丰收,产需平衡有余,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充足供应
记者:当前我国粮食状况如何,是否会受到全球粮食危机冲击?
司伟:2019年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加上世界两大粮仓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给世界带来太多不确定性,粮食危机情况日益严重,粮食安全风险加剧。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球粮食危机推高粮食进口价格。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展望》报告,全球粮食进口成本在2022年创下近2万亿美元的纪录。对于我国来说,大豆、玉米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农产品,其面临的进口成本增加的压力较大。二是全球粮食危机推动农资成本上升。2022年全球农资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尤其是氮磷钾三大化肥,因受乌克兰危机和能源价格影响,其价格创历史新高。我国是化肥消费大国,价格波动导致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增加。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加强,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基本形成。二是粮食仓储物流网络不断健全。我国持续加大粮食仓储物流现代化建设,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已经超过15天。三是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相比,近年来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粮食连年丰收,产需平衡有余,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充足供应,保障了口粮绝对安全。四是全力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出台《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积极推进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粮食减损。
樊胜根: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粮食状况是平稳的。今年的极端天气确实对粮食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我国幅员辽阔,局部的极端天气不会对总体产量造成重大影响。从长期来看,极端天气可能越来越严重,规模可能扩大。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如在选择种植庄稼品种时,考虑抗旱和抗高温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灌溉条件也很重要。高标准农田的设计要考虑到极端气候对农民生产的影响,确保农田具备韧性。
记者:在世界粮食危机背景下,应如何认识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司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台的相关政策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在粮食产能方面,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这既保障了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这很可能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一个长期态势。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的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增长趋势。然而,我国自产优质小麦(高筋麦和低筋麦)严重不足,长期依赖进口。从贸易网络看,我国粮食进口地域分布集中,受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就会增大。如大豆进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稻米进口主要集中于越南、泰国及巴基斯坦等。未来需要推动进口来源和进口方式多元化。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求我们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稳定和保证国内的供给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粮食安全既包括数量安全,也包括质量安全,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流通、消费等环节,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记者: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体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司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的有效供给,而是一个全产业链系统的概念。既包括数量安全,也包括质量安全,既包括生产,也包括流通、消费等环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应该实现过去的生产端治理向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治理的转变。
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科学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之前,为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依然是粮源之基,要保证足够的粮食面积、稳定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的要求,将基本农田落地到户,实行严格保护,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设。
“开源”和“节流”两端同时发力。首先,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完善收储制度、补贴制度、保险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同步发展。其次,坚持大食物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最后,培育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环节存在大量损失和浪费现象,餐桌上的浪费尤为严重,要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通过制定规则、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切实推动反食品浪费。
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资源,拓宽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渠道。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国集中度和对外依存度高,在我国农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降低粮食供给安全风险,在稳定现有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宜拓宽海外农业资源利用的广度,构建多元进口格局,构筑安全稳定的粮食贸易合作新格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提高防范和应对能力,以保障我国未来农产品供给安全。
樊胜根:政策、技术与制度是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的关键。未来的食物系统应具备高效高产、低碳、健康营养、韧性、可持续与包容性等特征,其中提高食物系统的韧性至关重要。
要继续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资。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报告,最近的气候变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从未来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预估看,全球升温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5摄氏度。气候变化是未来食物系统面临的最大风险,提升庄稼的气候耐受性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投入,培育种植耐高温和耐干旱的作物新品种,帮助适应气候变化。
未来,中国人对稻米和小麦等主粮的消费量可能会相对减少,对蔬菜、水果、豆类和杂粮的需求则相应增加。要推动生产方式向营养健康方向转变,增加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多样化农产品的生产,加强相应的农业科研投资和政策支持。
环境保护、减排和减少污染也非常重要。必须注意农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